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Econ Concepts: Part 8 - M-M Theorems Violated

上一次我問說為何MM定理不成立。我心裡想的答案如下:

MM第一定理講說公司如何募集資金不重要,但是實證結果告訴我們,融資有融資順位(Pecking Order),公司最好先運用內部資金,再選擇發行公債,而最好不要發行新股票。原因是MM定理假設完整資訊,但是投資人當然沒有募集資金人所知道的資訊,公司內部的人當然比外面的投資者還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因此若發行股票投資者會認為這是一種關於公司狀況的Signal。發行股票就表示公司願意將它的所有權分你一點,若公司真的很強大為何要跟我分享它的所有權? 因此投資者將發行新股票視為一種signal說這個公司的營運可能遇到瓶頸,所以發行新股票後,股價就跌。

MM第二定理也是同樣的道理。股利也是一種signal。

因為沒有人答對,所以我的禮卷無法送出。

Q&A: Part 5 - Penalty vs. Rewards

這一次的Q&A是我自己問自己:

若我們仔細觀察社會上的制度,我們會發現做違背道德的東西或行為會被處罰,而實行美德會被讚賞及稱讚。你考試作弊被抓就會被計小過(假設不會被當,成績也不會受到影響)。你找到別人的錢包後交給教官,你就會被記嘉獎。為合會有這種現象?

假設今天有一個老師監督學生考試狀況,若沒有被抓到作弊,老師就記嘉獎,而被抓到也無所謂。這情況與抓到後記小過有什麼差別?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情境比較撿錢包的例子。

處分與嘉獎的效果有何差別? 我也不知道答案。

我們可以將道德因素排除,找一個道德中立的例子。今天有一個工人,老闆答應給他一個固定工資,而有以下兩種方式可以確保他不偷懶:
1. 若發現沒偷懶,給他固定工資加紅利。若發現偷懶,給他固定工資。
2. 若發現沒偷懶,給他固定工資。若發現偷懶,給他固定工資減罰金。
哪一種效果會比較好? 我也不知道。

Monday, February 19, 2007

Good Books and Movies: Part 6 - An Inconvenient Truth



這個寒假我看了許多電影: 血鑽石,007皇家夜總會,洛基,口白人生(非常棒! 強力推薦),博物館驚魂夜(好像跟誰去看的,我忘了....)。但是,我今天看了前美國副總統的紀錄片 "不願面對的真相",發人省思。這部片子警惕世人我們全體人類所(即將)面臨的一大挑戰: 全球暖化現象。

我之前非常懷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力,看完這部片子的確有改變我的想法,我逐漸相信人類的行為對地球的影響是一項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對於這問題的急迫性與嚴重性我仍然保持懷疑的態度。原因很簡單: 地球科學家所使用的電腦模型的準確性與客觀性是一大疑問。但是,懷疑的態度並不表示我不重視這個議題,也不表示我不認為我有責任。反倒是我認為念過經濟學的人更應該積極參與這個議題,因為要解決此問題的根本,就是要解決合作的障礙。

目前參與這議題的人都是科學家,不斷增加人們對於地球的認識,也不斷呼籲政府及民眾我們對地球所造成的破壞。人民的確是開始恐慌,最近天氣的巨大變遷不只對北極熊有影響,對於一些人的生存也造成了威脅。而扭轉劣勢,我們必須要團結起來,降低我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這有許多問題:
1. Noncooperative 行為: OPEC將一群石油生產國集合在一起限制石油生產量,限制每一個國家只能產多少油以哄抬價格。但是這限制有問題,因為若大家都生產大家一起所制定的量,而我跑去偷偷生產多一點我就可以提升我的profit。假設京都議定書每一個國家都簽了,他成功的機率仍然很低,因為偷偷排放的誘因對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會很大! 因此我們必須要制定嚴厲的處罰才能避免此事發生。但是這也有問題。
2. 責任歸屬問題: 若有一個石油國偷偷多生產,其他國家會很快的發現,因為偷跑國很容易認出。事實上,偷跑的國家反而有誘因要承認他就是不合作的國家,因為若他不承認,這些多出來的profit是誰的? 但是在溫室氣體上就不一樣了! 因為溫室氣體是生產過程中的by-product,而要認定他是屬於誰排放的困難度也比較高,所以某某國家沒有誘因去承認氣體是他排放的,而要證明是他排放的也很困難,因此舊算我們找到了一個夠嚴厲的處罰方式,我們也難執行。
3. 開發中國家的問題: 今天討論這個問題時,很難不去討論美國的行為: 他是排放最多的國家,放的屁比非洲與亞洲加起來還多,又不簽京都議定書.....blah blah blah。坦白講,我很不喜歡美國對國際事務的處理方式與態度,但是我認為全球暖化不應該將焦點擺在美國,應該多關心落後國家。雖然美國的排放量驚人,但是若照目前的方式運作下去,中國,印度,俄國,中南美與非洲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才是大家應該關注的焦點。這個問題很矛盾,歐洲之所以很容易的就可以從傳統生產模式(對環境有害)進化到較環保的生產模式就是因為他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但是,要求印度或非洲轉型是不可能的是,因為轉型要花成本而這些開發中國家目前經濟還未到達那個階段,因此辦不到。然而,要達到那個階段,這些國家就必須依靠傳統生產方式並且釋放溫室氣體。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這些問題需要了解策略的經濟學家的參與才能圓滿解決。

Sunday, February 18, 2007

Whats in the News: Part 3 - 中國的角色

其實這以經是舊新聞了,但是因為這篇文章太有意義了 (Spence寫Schelling)! 所以一定要跟各位分享。

最喜歡的一句話:
China worries Tom; but typically, it is our approach to China, and not Chinese policy


Schelling 接著強調中國的衛星殺手是對美國態度的一種反應:

What appears not well known in the U.S. is that China has been trying to negotiate treaties on outer space, antisatellite weapons, and limiting the production of fissile material for a number of years, and has not been able to get the U.S. to participate. Since we are clearly developing antisatellite capabilities, accusations against China for escalation are viewed by them and others as hypocritical.


這一篇文章可以看出一位學生對他老師的敬仰。





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Econ Concept: Part 8 - M-M Theorems

Modigliani 和 Miller 於1958年發表了一篇論文,內容驚動了經濟學界。

他們在一系列的基本假設下(意思就是說經濟學家很愛用的一些假設...),發現一個公司的市場價值不會被公司的: 1. 籌資方式 及 2. 股利分配 所影響。

這項結果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M-M定理。也成為了財金學的重要基石。但是他正確嗎?

直覺告訴我們他是錯的,而且實證結果也證明了我們的直覺是對的,所以哪裡出錯了? 最合理的答案有1000元的禮卷。

Athena? Mr. Bloomberg?

Tuesday, February 13, 2007

Q&A Part 3: 情人節該送什麼?

這是我老爸考我的問題。他一直很擔心我找不到異性的伴侶。高中時,他還問我一堆問題,搞了老半天,原來是他在一本雜誌上看到的一份"你是否是同性戀"的心理測驗。測驗結果在此不公開。而最近又開始考驗我對異性的了解。

所以情人節應該送什麼? 假設你想追一個女生。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情人節是商人們所設計的"囚犯困境",若你不送,你就完蛋了,但是你送也不一定得到好處。我之前還未了解這個觀念時,還曾經認為不送禮物才能顯示自己很突出。我是錯的! 所以一定要送,但是送什麼?

若你想追的人沒人追,送巧顆粒,花,等非常普通的情人禮物即可。但是若你想追的人是很多人的夢中情人 (你很自不量力喔!?),那就要花心思了,因為花跟巧顆粒對她而言都習以為常了。送情人節禮物是囚犯困境所害的,但是若你送特別的,令她感動的禮物,你仍然有機會脫離囚犯困境,贏得美人歸。若是我,我會寫詩。

我當時已囚犯困境這個例子解釋給我父親,他神情凝重,臉上掛著"憂心"兩個字。

原來我這些年來一直都做錯了

情人節快到了。給大家一個小建議: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人類的左耳對接收與識別有關情感的字句,例如「我愛你」等甜言蜜語,比右耳來得敏銳,因此如果想對情人示愛,最好站在對方的左邊。

Friday, February 09, 2007

Econ Concept: Part 7 - The very basics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資訊不對稱是近代個體經濟學上發展最蓬勃的領域。從最早期,George Akerloff所寫的二手車市場,到現在的principal-agent mode以及我之前所寫的所有經濟學文章都是資訊經濟學的範疇,資訊經濟學仍然是最有吸引力的經濟學領域。

我之前有貼關於為何你無法買一部好的二手車的影片

資訊不對稱會造成許多問題,而無法買到一部好的二手車只是一個例子。簡單而言可分為兩大類:
1. 逆選擇 - 當你無法觀察對方的 "特徵"。例如,她的偏好。
2. 道德危機 - 當你無法觀察對方的 "行為",只能觀察最後的結果。

這些問題是有解決之道的:
1. Screening - 無法觀察的一方設計一個機制,使對方的"特徵"自然呈現。
2. Signaling - 無法被觀察到的一方利用高成本的行動,證明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而光是這些問題就夠經濟學家討論幾十年了。而清大現在也開始討論。我們現在有study group討論這些內容以及最新的發展。想參加的人,我們都歡迎。

1997年的Google

1997年的Google長這個樣子---->老樣子

時間過的真快。想說我當初那時還在用yahoo。

Friday, February 02, 2007

Whats in the News: Part 3 - 各國UN大使何他們所累積的罰款

記不記得前幾個星期有報導指出,各國UN使節在紐約所累積的罰款數,那數字好像很丟臉。

最近有研究將各國的罰款做分析,得出了相當驚人的結果: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illegal parking [of foreign diploma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isting measures of home country corruption. Even when
stationed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diplomats behave in a manner highly
reminiscent of officials in the home country.

所以看來大家都把壞習慣帶到國外去了。

這是在Mankiw的部落格上找到的。

Econ Concept: Part 6 - Futures

什麼是期貨(Futures)?

這個video解釋的很好!

Thursday, February 01, 2007

世界上最老的動物





我家的好像覺得最近的天氣很冷。

你在網上都幹麻?


我常用的網站:
IMDB.com - 查詢電影相關資訊
ESPN.com - 看體育新聞
AMAZON.com - 看書評
WIKIPEDIA.com - 查冷知識
YOUTUBE.com - 看搞笑影片
GOOGLE.com - 用這個收尋
YAHOO.com - 用這個看新聞
MARGINALREVOLUTION.com - 用這個看經濟的八卦
其他就不公佈了,可能兒童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