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31, 2006

Stupid Policies: Part 1 - How Not to Keep Dick in His Pants

非常愚蠢的政策:

Male workers who vow to stay away from prostitutes after year-end celebrations in South Korea are to be rewarded.

The Ministry for Gender Equality is offering cash to companies whose male employees pledge not to pay for sex after office parties.

Men are being urged to register on the ministry's website. The companies with most pledges will receive a reward.

政府無法確定你有沒有履行契約,你認為嫖妓人口會降低嗎?

Saturday, December 30, 2006

Phenomenons on Planet Econ: Part 4 - 85後

今天我想跟大家討論的問題是即將成年的中國人所面臨的問題。

這故事要從1970年代講起。當時的中國還堅信馬克斯主義,認為一個國家必須有強大的勞工團體才能生產,才能推動經濟成長。然而,馬爾薩斯的憂慮漸漸開始浮現,在有限的資源下,中國的人口成長太快,環境即將無法負荷。當時中國有750million人,以每年百分之三的成長率增長。因此,中國開始限制生育,貫徹一胎化的政策。

一胎化的政策使中國的社會型態有了大轉變。男女比例失調,人口結構老化;但是影響力最大的反而是家庭內的結構的轉變。想像一下,沒有兄弟姐妹,叔叔,姑姑,阿姨,舅舅,更沒有cousin了。家裡只有你跟你的父母親及爺爺奶奶。四個老老人跟兩的老人帶一個小皇帝。在這個家庭結構下,小孩子的相對價值對這些長輩們而言就大增了。

觀察家發現在1985年後出生的小孩子抗壓性不夠,耐力差,毛病一堆,導致現在的 "85後" 的年輕社會人士在求職上遇到許多困難。這種偏見已在中國逐漸擴散。因此一胎化的政策所帶來的問題還真多。

我相信這只是過度期。不久後,主管們會發現 "85後" 仍有許多優秀的青年,而之前的草莓也會被迫改變態度以適應社會的需求,不然只好自己被淘汰了。

什麼是降低生育率的最好方法? 答案就是經濟成長。經濟學家,Julian Simon,發現隨著經濟成長,生育率會降低。若當時中國使用此種方式降低生育率,"85後" 的問題仍然會發生嗎?

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電影史上最經典的對話之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jZ_A6ZNtyU

請看

Econ Concepts: Part 2 - Tragedy of the Commons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牛,羊,豬和雞跟犀牛和白牙象有什麼不同?

當然,前者多到我們相吃多少就有多少可以供我們吃,而後者是需要保護的動物。但是最大的差別,也是造成現在許多物種絕跡的危機的原因是前者有清楚的界定財產權而後者沒有。現今許多環境汙染,生態的破壞都是因為缺乏清楚的財產權。這是為何呢? 因為人比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而公共的財產就會過度被利用甚至造成重大的破壞。

非洲有一個國家,我忘了是哪一國,它的大象幾乎被殺光了,最後它們採用財產權界定的方法: 這幾頭大象是張三的,這幾頭是李四的。最後那個國家的大象數目上升,甚至變成太多。這就是一個利用經濟學原理的成功的例子,但是非常可惜的,我們的環保團體也都通常反對資本主義,甚至認為私有財產是一切亂源的源頭。我只能替那些保育動物惋惜,因為想保護它們的人很明顯的缺乏正確的觀念。

想更了解這一篇所討論的議題,請玩這個遊戲。我知道大家習慣抓鳥,今天抓一下兔子吧!

Monday, December 25, 2006

哈佛是好學校

哈佛經濟系最近作了一個短片希望能吸引已經申請上的學生去念。這足以顯示近幾年來美國經濟系搶學生越來越凶,除了你熟悉的 Harvard, MIT, Chicago, Stanford and Princeton 外,Columbia, UCLA, Northwestern 也都在排名上有明顯的進步,威脅到五大校的地位。我們就欣賞哈佛所製作的短片吧:

第一次拍的時候

教授突然發春!!

Q&A: Part 3 - 好工作為啥?

上星期有一位忠實讀者問:
好工作的定義是啥? 如何界定?

這個問題是一個好問題,因為問不同的人通常會有不同的答案,而你問了我就問對人了!

我們經濟學家都很尊重個人決定,若你認為當一位午夜牛郎是一個好工作,而且有人願意付錢享受你的服務,那我尊重你的決定,你覺得是好工作,我也就在同意不過了! 因為"好"這個字太主觀,非常難以注入客觀分析,因此我們必須先將此問題的範圍縮小。

首先,我們必須有一個共識,沒人需要的服務是不好的工作! 你今天生產了用絲做的衛生紙而沒人買,那你等於是浪費蠶絲,除非你稱這為興趣,這不是一個好工作。因此,好工作的首要條件必須是有需求的工作。

最後,你今天看不同的職業,樓下很正的餐廳服務生,對面溫柔的牙醫,鏡子裡帥氣的教授,或你家對面那位可愛的7-11店員,都是正當的職業,但有一點差異,那差異就是我們所關心的。不同的職業的門檻不一樣! 而門檻越高的造成競爭對手就少,而競爭對手少,你的地位就很難被取代。這也是為何勞工需要勞工團體,而會計師就沒有會計師團體,關鍵就在替代性。對我而言,好工作的替代性低。

然而,我有一個最後的建議,只要做你喜歡的事,就會成功,成為難以被替代的佼佼者。

Saturday, December 23, 2006

Phenomenons on Planet Econ: Part 3 - What's in a Gift?

聖誕節快到了,而許多人可能都忙著找禮物送給朋友或家人。這現象非常令我們經濟學家不解! 若你的希望使你的朋友的效用達到最大化,給他錢不就好了嗎!? 給他錢叫他買他自己想要的,總比你幫他買一個他永遠不會用的領帶或鋼筆好吧? 但是很顯然的,我們經濟學家沒有考慮到人際關係裡所暗藏的更細膩的考量。

經濟學內有一個現象叫signaling。這是人們在資訊不對稱下的應變方式。所謂資訊不對稱就是你有我不知道的東西 (譬如說你的辦事能力),而你想要找一個可以說服我的方式將這資訊揭露出來 (拿學力給我看)。這種行為非常普遍,比比皆是,一個人去面試會打扮,這就可以說是signaling的一種,你等於是跟主管說: "我很在意我的打扮,因此我做事的態度也是這樣。"

請注意一點,signaling對社會來說是沒有帶來好處的一個成本。你花時間與金錢打半去面試,但這並不能提昇你的實力,而不管怎麼樣公司還是會僱用一個人來幫他生產,signaling只是資訊不對稱下的一個應變行為。換句話說,在資訊對稱下,每一個面試者都穿的很普通,而雇主還是可以選出最是當的員工,在這裡,就沒有人花錢跟時間在無謂的打扮上。

有經濟學家就認為給禮物是資訊不對稱下的一種特殊行為。在Steven Landsburg的書內,The Armchair Economist,他就說過一句話:
Some say that we give gifts because it shows that we took the time to shop.
But we could accomplish the same thing by giving the cash value of our shopping
time, showing that we took the time to earn the money. My friend David Friedman
suggests that we give gifts for exactly the opposite reason - because we
want to announce that we did not take much time to shop. If I really care for
you, I probably know enough about your tastes to have an easy time finding
the right gift. If I care less about you, finding the right gift
becomes a major chore.

然而事情有這麼簡單嗎?雖然這個解釋是最具有說服力的,但是這並不表示就沒有問題了!想像一下:你最需樣電池,AAA的那種,你的朋友送你一盒,這是好的禮物嗎? 他顯示說你的朋友很了解你,但是你收到這個禮物會很高興嗎? 這個問題是Alex Tabarrok所提的。

我個人看法很簡單。要看是誰給的禮物! 若是你很在意的人送的禮物,那就可能會希望人家有深思熟慮過,花了一點時間與巧思。若是你不在意的人送你的,那很有可能這個人也不是很在意你 (人際關係裡許多關係是對稱的 - 你喜歡她,她就很有可能喜歡你),而他送你禮物只是禮貌性跟習慣性。若是家人或好朋友送你的,你可能會希望他們送你你需要的東西。這理論是觀察人類行為所歸納出來的結果。情侶送東西不可能送人家需要的東西,反而很有可能送身外之物,項鍊,花,等之類的物品。不在意的人通常是固定節日送東西,且禮物也通常很制式,例如,文具,領帶,等等。而家人通常都送你需要的東西,如電腦,書,衣服等。這類行為恐怕經濟學家是無法用傳統的分析方式回答了,這需要了解文化,制度,及一些經濟學沒有提供給我們答案的東西。

我個人喜歡卡片,只要送我卡片我就很高興了,謝謝邱邱!

Friday, December 22, 2006

今天試值得慶祝的一天!

不,不是因為聖誕節快到了,是因為今天是國際"性高潮日"。一年也只有這一天,希望你們可以celebrate一下!

而我呢?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每天都在慶祝這個日子。

Thursday, December 21, 2006

What is New in the World of Econ: Part 1 - It's All in the Name

經濟學界有一個很奇特的傳統,那就是發論文時是依照姓氏的字母排序。譬如說,依位學生姓"陳",則他的英文名子是Chen,而他的指導老師是姓王,則的英文名子是Wang。所以論文上,學生的名子會在老師前面。這個規矩與其他科學不同,其他科學都是按照貢獻程度來排。這會造成什麼有趣的現象呢?

有兩位憂心的經濟學家就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他們的發現讓我很害怕 (我姓余,英文名子是Yu,只有比開頭是"Z"的前面。)。他們發現,在升等,獲獎,等影響學術生崖的種種面向,姓氏排前面者比後面的人更容易成功! 而更奇特的現象是,姓氏後面的人都(因此)比較喜歡自己寫論文,非常孤獨。我在此聲明為了我的未來著想 (我想贏諾貝爾獎,也不想要過著寂寞難耐的生活),我將改我的英文姓名,改成 Ayu。

Al Pacino is Right!

我剛在youtube回味我最喜愛的演員之一,Al Pacino,在Any Given Sunday所講的話,在大約3:05時,他講:
In any fight, it is the guy who is willing to die, who is gonna win that inch.
這與謝林所講的破釜沉舟,可信的威脅是一樣的觀念。當時為了準備,謝林來訪清華大學,我曾經寫過這麼一段話:

史記記載,項羽攻打秦軍時,過河後 : 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此故事就是破釜沉舟的由來,當項羽做了這件事後,為自己排除了撤退的可能性,士兵就知道沒有退路只有往前進攻,更重要的是秦軍知道楚軍沒有撤退的可能性。因此當項羽破釜沉舟後,堅決要前進時,他已將遊戲的架構改變使得有利於他的戰略地位,因為當秦軍得知此訊息後,唯一避免戰爭的方法就是秦軍撤推。

從這耳熟能詳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 : 承諾的力量來自於限制自己。主管若不喜歡員工找他討論加薪的事,他可以將發放薪水的職責交給另一個人,如此一來員工就不會找他要薪水因為已經不是他負責了。因此許多時候將自己的選擇減少、權力下放,反而有助於增加自己的談判力量使得遊戲結果會有利於自己。

有時要贏,就要不怕死! 且更重要的是讓人家知道你不怕死,我就時常裝瘋賣傻!

Wednesday, December 20, 2006

Whats in the News: Part 1 - China's New Great Leap Forward

幾天前看到一項驚人的數據:


In 1992 the average tariff level in China was about forty percent. By 2007 it is
expected to be 6.8 percent.

念過經濟的人知道 (至少經濟學原理是這麼說),有任何關稅,進口量將減少,消費者的福利下降,國內生產者將上升,而非常不幸的,消費者減少的福利大於國內生產者上升的福利,我們稱這失去的福利為 "Deadweight loss". 當有deadweight loss時,國家的社會福利就沒有達到最適的結果。

以上的解釋是老師在課堂上一在repeat的東西,所有老師都繪畫個圖將圖內的三角形及長方形以不同的顏色的粉筆著色,再標示所有幾何圖形的經濟意義: "這個三角形就是deadweight loss!!" 這是我們經濟學家的最好解釋方法嗎? 若是的話,那未來經濟學家恐怕難以推行自己的理論。一些不痛不癢的圖形是很難說服人家的! 有更好的辦法嗎? 好在答案是有的!! 有一個故事如下,是Milton Friedman,David Friedman所提供,我相信更精采更有說服力:

從前有一個美國發明家,他發明了一部機器可以將稻米轉換成汽車。而更棒的是,這些汽車製造成本比現在他們的製造成本還低而且更好開!! 所有人都嘖嘖稱奇,並且開始瘋狂購買這發明家賣的車。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人們發現這個發明家的後院是個海港,而發明家將買來的稻米運往日本,而同一條船就開回來運有日本製造的車子!
美國人馬上唾棄這位發明家並且稱他唯一位騙子! 美國也禁止類似事件再發生。

Tuesday, December 19, 2006

Econ Concepts: Part 1 - Peltzman Effect

政府規定開車一定要綁安全帶,死於車禍的人數會變少嗎?

答案是不一定。1970年待有一位經濟學家叫Sam Peltzman作了分析,發現死於車禍的人在法律強制綁安全帶後反而增加了! 之後這現象就被稱做Peltzman Effect。然而這種有唯一般常理的現象要如何解釋?

原因很簡單,當你綁安全帶後,你就覺得你多了一層的保護,可能就會開的比較快,開車也可能就沒有這麼專注,因此出車禍的機率也就增加了。

然而,生在現代科技的我們,車上有安全氣囊,有感應器及一堆維護我們安全的裝備,是不是車禍死傷人數就更多? 這可不一定! 對,Peltzman Effect 在這情況下會更大,也就是你開車可能會更不專心,但是那一些安全裝置的正面影響可能更明顯,比Peltzman Effect更強。

Peltzman Effect 提醒我們,誘因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希望我們政府官員在制定政策時能考慮的更周詳,例如,要不要規定食品內所使用的添加物,或是要不要在校內提供保險套等問題。

Monday, December 18, 2006

How to Interview Donald Trump

I don't know how, but this guy did a great job!

Sunday, December 17, 2006

Q&A: Part 2 - 你要出國唸書嗎?

這星期三我的好友,Jeffrey,問我說: "英文好應不應該出國唸書?"

Jeffrey 會有這個疑問是正常的因為:
1. 他的英文很好
2. 他要畢業了。

然而,要回答這問題必須先了解一件事。因此我問他: "你想出國的目的是什麼?"

他說: "以後回台灣好找工作。"

我明白後,馬上說: "若是為了回國工作,不應該出國。因為英文好的人,出國的機會成本非常高,你不出國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而出國還要浪費兩年,繳美國的高昂學費,很不值得。若你的英文不好,那就不一樣了。英文不好的人,在找工作上相較於英文好的人比較吃虧,因此出國唸書的機會成本比較低,而從國外回來後可能可以找到跟英文好的人一樣不錯的工作。"

若我對的話,(我相信我是對的),現在大學畢也就有好工作的人英文都應該很好而出國的人普遍英文都比他們差。這現象可以從幾個層面映證:
1. 我認識的幾個一畢業就有工作的人英文都很好
2. 而大部分要出國的人都有補GRE,需要補習就證明了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而缺乏信心可能就是因為英文真的不好。

如何改考卷

這一學期我擔任產業經濟的助教,因此也初次體驗了改考卷的快感。

在這過程中我也體會了改考卷的藝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認為一個好的閱卷者要尊重每個人的想法。因此你只要有寫,我就給2/3的分數,這是我給學生的基本尊重。接下來就有一點困難了。我有我自己的標準:

1. 若你的答案對,而且人也長的漂亮,我就給你全對。(只適用女生)
2. 若你錯了但長的很漂亮,我會扣1分。(只適用女生)
3. 若你對了但長的不好看,或是你是男生,我會扣2分。
4. 若你錯了,而人又長的不怎麼樣,或你是男生,我會扣5分。

這位教授的給分標準非常有趣,我下一次試試看好了。

Monday, December 11, 2006

Modern Econman: Part 2 - Edmund Phelps

今年的諾貝爾獎得主是Ned Phelps。他有哪些貢獻呢?

請閱讀這篇文章:

Edmund Phelps’s Journey

Jean-Paul Fitoussi

The winner of this year’s Nobel prize for economics, Edmund Phelps, is a giant in the field. His contributions have been, and remain, so important as that they have altered traditional ways of thinking.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s index, he ranks well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sts since Adam Smith. Economists working on the macro economy, its micro foundations,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the formation of expectations and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all refer back to Phelps.

After a brilliant secondary education, Phelps entered Amherst College in Massachusetts without any specific idea about which discipline to embrace or which career to follow. He was passionate about philosophy but, at the insistence of his father, took classes in economics.

As nearly always happens, Phelps’s choice of vocation came after meeting an important professor, in this case the Harvard economist James Nelson. After some hesitation, Phelps decided to pursue graduate education. Paul Samuelson admits that he agreed to do a conference at Amherst with the sole aim of recruiting Phelps to MIT. But Phelps chose Yale, where he came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James Tobin and Thomas Schelling. He wrote his thesis under Tobin’s supervision.

With Ph.D. in hand, Phelps spent a year at the Rand Corporation in Los Angeles before returning to Yale. He spent another year at MIT, where he taught with Robert Solow and met Samuelson and Franco Modigliani. Sti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d Columbia University followed.

By this point, Phelps had already acquired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through his work on the golden rule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he was 28). This concept now appears in the toolbox of every economist, is taught in all classes on growth, and serves as a reference in all works on the macro economy.

Later, Phelps developed a long-term growth theory based on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advances. However, this contribution was so far ahead of its time that the profession did not discover its importance until a quarter-century later, when theorists were developing endogenous growth theories.

Phelps was also 10 to 20 years ahead of the profession when he developed the theories of wage efficiency and inflation targeting, which are now considered to be the state of the art concerning the labour market and monetary management.

In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Phelps’s encounters with Amartya Sen, John Rawls, and Kenneth Arrow at Stanford revived his philosophical streak. He had extremely valuable intellectual conversations with Rawls, prompting him to write several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justice and publish a book on the subject in 1974 – a book still used today.

Phelps was behind the modern reworking of the macro economy – and, according to Samuelson, the micro economy, too. His research programme consisted of introducing the imperfection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nto economic theory, which he then reformulated, giving serious consideration to agents’ expectations. In Microeconomic Foundations of 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Theory , a famous work that he published and to which he made three major contributions, he set the scene for what would become the greatest revolution in economic theory of the last 50 years.

It is to Phelps that we owe the theory of the natural unemployment rate – a cornerstone of modern macroeconomic theory and economic policy that Milton Friedman rediscovered a year later, albeit heuristically. Phelps wa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island parable,” which helped explain why monetary policy can have temporary real effects as a result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The bulk of Phelps’s current work consists of a new reworking of structuralist theory, in an effort to show how changes in interest rates and asset prices affect the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rate over the medium term. Phelps’s new theory provides a logical backdrop against which we can assess the consequences of fluctuations in share prices, exchange rates, and, more generally, the value of physical assets and human capital under the powerful influenc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on.

These are, of course, the main phenomena that economic theory struggles to explain nowadays. So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why Phelps still leads the way. Indeed, we can expect his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become a reference point in a decade or two.

When recommending an Indian mathematician to a Harvard colleague, Ludwig Wittgenstein wrote that: “scientific geniuses generally have one great idea in their life; he has had two.” What could we say about Phelps?

Jean-Paul Fitoussi, president of the French 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nditions (OFCE).

Good Books: Part 3 - 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經濟學給很多人的映像是畫一堆不切實際的圖和尋找一些沒有意義的均衡值,這問題在個經裡更是離譜。記得我再學個經時長解出一些完全沒有意含的數值 : 在完全競爭時總共有465.333333..個廠商生產完全一樣的東西! 毫無意義!

但是最近我老闆時常開導我,他說經濟學的精隨不是解題算數學,而是了解因果關係。有依本書試圖帶出這精神,而它做到了! 這本書市The Undercover Economist。裡面的內容與我們在個經裡學的東西息息相關,而更貼近事實! 學過個經而討厭它的人應該閱讀這本書,而正在學的人更應該買來看。

作者是Tim Harford,在Youtube上有他主持的節目的片段:

Clip 1 - 賽局所講的"破釜沉舟"
Clip 2 - 資訊不對稱
Clip 3 - 市場的效率

Sunday, December 10, 2006

Phenomenons on Planet Econ: Part II - Voting Paradox

昨天是北高市長選舉。在開票和計票的過程中,讓我想到經濟學上非常著名的問題,為什麼理性的人會去投票?

我這問題聽起來很蠢。大家會投票是因為可以將自己的意見用選票表達,這是民主的表現也是好公民應盡的責任。這是每個人在國小就學過的觀念,而每到選舉時刻就回一再強調。但是這個答案無法回答我的問題。

每個人只能投一票,而你這一票能左右選舉的機會非常小,小到幾乎不可能。因此,住在台北的朋友,昨天就算你沒選郝龍斌,他還是會當選,就算你有選謝長廷,他還是會落選。有了這個觀念後,請大家想一想,你去投那一票值得嗎? 為了去投你那神聖的一票,你跑去你那一區的投票處和排隊。這些都是成本。你可以留在家裡看一部電影,而結果還是一樣。所以為什麼你要去投票?

有人會說,若每個人都這麼想,就沒有人去投票啦! 到時我那依票就有影響力啦! 這句話講的沒錯。但是也跟我的問題沒有關係。我的問題是謂何會去投票!!?? 再給定會有百分之60的人會去投票,為什麼你會去投票? 你只能幫自己決定要不要去投票,你無法改變那些硬要去投票的人。

這問題在經濟學理相當著名,並且稱為 : the voting paradox. 許多經濟學家有試圖解決這問題,但都沒有人能給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直到現在!

在這個研究裡,瑞士的投票改成以郵寄的方式進行,不像我們傳統上一群笨蛋排隊投票。改以郵寄的方式大大減低了投票的成本,所以大家認為投票率會上升或下降? 答案是下降!! 這結果非常令人震驚,但是也暗藏了我們所尋找的答案 : 大家投票是因為要告訴其他人我們是好公民。當改以郵寄的方式,我就不知道你有沒有投票,但若大家要到龍門國小排隊投票,那我就會遇到我隔壁的鄰居,而我就知道她們是好公民,而相對的,他們也知道我是一個盡責的好公民。

Sunday, December 03, 2006

Good Books: Part 2 -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一個多月前Thomas Schelling來台訪問,並且有來我們學校參訪。我想介紹The Strategy of Conflict這一本書。我非常推薦這本書,尤其是賽局理論的初學者,或是學了賽局後遺忘了它的真諦的人也可拿來看看。最近台灣有中文版。以下是我在Amazon寫的推薦及介紹:

2 of 2 people found the following review helpful:

Everyone should read this book, September 7, 2006

Reviewer:

P.C. "Popcorn" (Taiwan) - See all my reviews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changed the development of game theory in several ways, but none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Schelling's focus on real life examples, situations or games that are relevant to what we encounter in our daily lives. Before Schelling, game theory analysis was abstract and mathematical; it focused on zero-sum games, where interests were purely conflicting and there were no incentives to cooperate. Game theorists built convincing abstract models for these types of games, but its application was limited, since most interactions were a mixture of conflict and mutual dependence. In other words, analysis focused on pure conflict, a limiting cases of real world interactions, while in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Schelling attempts to generalize game theory analysis to richer games that are `played' in the real world. His generalization introduced the concepts, commitments, threats, promise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cal points, and randomization of strategies into game theory (chapters 1~8), which was then used to analyze the its applications in national security (chapters 9 and 10).

If you are studying game theory, this book is a must read. If you are just interested in game theory, I'd recommend reading this book too.

Saturday, December 02, 2006

Q&A: Part 1 - 英國和美國的美食

前幾天我的好友,Jimmy 問了一個不錯的問題。他問我: "余沛成,你看,日本有日本料理,泰國有泰式的菜,義大利,德國,幾乎所有的文化都有著名的美食,為何英國和美國美有?"

這個問題非常好! 而且也是我們經濟學家研究的一個問題之一。我有幾個想法:

1. 最直接的想法: 英國及美國佬沒有想像力,至少在做菜這方面。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可能錯的想法。我不相信這是原因,但是我相信百分之60的人會這麼回答。

2. 誤會: 英國及美國有美食! 只是:

  • 我們不知道。- 這我不相信
  • 我們自己已將他們的美食植入自己的文化裡。例如,漢堡........ - 有可能
  • 英國和美國是早期最支持自由貿易的幾個國家,而在交易過程中引進外來文化的食品與自己的美食競爭,在競爭過程中自己的美食被淘汰。- 不相信

3. 自然資源有限: 要做好及特別的食品需要許多天然食材。例如,義大利的番茄,或是日本的海產。然而,很不幸的,英國及美國沒有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食材。因此,廚師不是沒有想像力或能力,而是沒有讓他們發揮的食材。-很有可能!

4. 美國的Prohibition: 大家有看過一部電影叫The Untouchables嗎? 大家有沒有發現所有國家做菜的重要元素之一是酒。但是美國在二十世紀初禁酒,這使許多黑道開始賣酒,也使廚師發揮的空間變小。這是美國經濟學家Tyler Cowen提出的一個可能性。

Jimmy,你自己有想法嗎?

Monday, November 27, 2006

Modern Econman: Part 1 - Jeffrey Ely

今天我要向各位介紹 Jeffrey Ely。(呂悅誠,你應該改名: Eli ->Ely)

有關查賽局理論的發展的讀者對 Ely 一定不陌生。他的研究領域包括賽局理論及機制設計(mechanism design: 邢亦青,你下次一定要介紹一下機制設計是什麼。不要講的太難。)。他最近對 belief system 的建立及演化有相當重要的貢獻。其實我對他的研究一點都不了解,但是因為他很有名,所以聽過他的豐功偉業。

他於1996年在柏克萊拿到經濟學博士。他的指導老師是Matthew Rabin,是現代行為經濟學的重要人物,他是2001年的 John Bates Clark Medal 得主。想對Rabin對行為經濟學的看法的人可以閱讀這篇文章。我以後再深入介紹他。

我今天之所以介紹 Ely 是因為他明天及後天要在中研院演講,我的老闆叫我去。題目是 Common Learning。什麼是 Common Learning 呢? 我從 Ely 的論文中節錄一段:

Common learning is precisely the condition that ensures efficient outcomes in
dynamic coordination problems in which the agents learn the appropriate course
of action privately over time.


還蠻抽象的,我老班說他很多也都不懂。我明天去聽一聽,在跟各位報告。

我的Routine

我喜歡做事有固定的模式,所以我安排了每一天在這所撰寫的內容及題目。

星期一: "Modern Econmen" - 介紹近幾年來具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以勉勵自己發憤圖強。

星期二: "Basic Econ Concepts" - 跟各位介紹一些基本經濟學的觀念。

星期三: "Whats in the News?" - 解讀新聞。

星期四: "What is New in the World of Econ?" - 向各位介紹經濟學最新的發展。

星期五: "Econ History: The Men and Events that Shaped Our World" - 介紹經濟史。

星期六: "Phenomenons on Planet Econ" - 我們生活週遭的有趣現象。
星期六: "Trust Me, I'm an Econman" - 我將利用經濟學原理為一些人解人生的疑惑。有問題就 Email 給我!

星期天: "Books and movies" - 介紹與經濟學有關的好書跟好電影。

我保證我張貼的文章會很精采! 但是為了確保內容夠勁爆,我邀請了即將念北京大學經研所的邢亦青與我一起blog。我不知道邢亦青會張貼什麼.....。

Sunday, November 26, 2006

Good Books: Part 1 - My Life as a Quant

我有一本好書想推薦給大家:
"一個計量金融大師在華爾街:從物理學家到高盛董事的波瀾人生"

這本書是一本傳記,作者之前是象牙塔內的物理學家,後來成為高盛財工部門的頭頭。非常好看!!

我有英文的書,但後來被一位學長拿走了。

有獎徵答: 翻開本書的前幾頁,請問本書的 "編輯協力"是誰?

Phenomenons on Planet Econ: Part 1 - 電影票價

有一個問題使我這三個月徹夜難眠,那就是 "為何電影票價都一樣?"

票價一樣的意思是說,你走進一個電影院,而阿湯哥的電影票價與我的電影票價竟然一樣! 一堆人跑去看阿湯個的不可能任務第四集(MI4),而只有你們這些忠心朋友來看我的電影 (50歲的處男)。電影業者可以將阿湯哥的電影賣貴一點,我的電影便宜一點,這樣會賺更多錢。而謂何他們不這樣子做呢?

最近有新的研究論文,探討這個看似簡單,但非常深奧的問題。網路新聞也開始報導

這論文將問題分成兩個方向:
1. 電影的異質性: 為何阿湯哥的電影跟我的電影票價一樣? (真是委屈阿湯哥)
2. 時間的異質性: 為何星期天的票價與星期二早上的票價一樣?

我個人發現一些電影院在不同時段有時訂不同的票價,但是我看過的所有電影院都將不同的電影訂同一個價格。我需要一些意見我想法。

我自己有一套理論與現今存再的理論都不一樣。我將在不久的未來跟大家說明。

第一篇

我先開宗明義的講我為何要設立這個部落格:

1. 我認為現今許多社會問題都是因為大家沒有修過經濟學或沒有好好學所造成的。就連美國也面臨類似的問題。我的聲音仍然無法大到影響這個世界,因此我將利用這個機會訓練自己對一些經濟問題的靈敏度,也希望可以影響一些身旁的好友。

2. 這世界充滿了有趣的現象問題。我希望有一個窗口能與各位討論。社會的現象及問題是經濟學家的心靈糧食。倘若無法與人討論這些議題,後果不堪設想,謬論就有可能因此而產出。

3. 我希望能藉由部落格找研究題目

一些遊戲規則:

1. 這個版只談經濟 (涵蓋範圍已經很廣),對我生活其他方面有興趣者可能會很失望。ps. 有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其他有趣的東西

2. 若對文章有任何見解,請回覆,我很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

3. 經濟議題時常會產生具有爭議性的看法,請保以客觀的態度面對。這些問題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係,所以難免意見紛歧,有時甚至可能會吵架,希望大家在發表意見的同時,能互相尊重。

最後,我有一個問題: 大家希望我用中文還是英文?